可能買到濃度為6%的漂白水嗎?
- 美潔漂白水濃度計
- Aug 3, 2018
- 2 min read

漂白水是屬於環境用藥,目前中央主管單位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,負責管理並核發許可證照,依「環境用藥許可證申請核發作業準則」第3條規定,次氯酸鈉濃度在6%以下者,免申請環境用藥許可證。因此,大部分的廠商為了免除申請許可證,出售的濃度都低於百分之六。如果廠商販售6%的漂白水而沒有許可證的話是違法的。
常用的漂白水製造方法,是由最上游的化學工廠在低溫環境下,利用濃度為12%的氫氧化鈉溶液,灌入氯氣至飽和,製成12%的次氯酸鈉,再賣給各地區的中游化學工廠,中游化學工廠以一比一的比例和自來水稀釋成為號稱製造濃度為6%的漂白水。
實際上,上游化學工廠,灌入氯氣的動作一結束開始,次氯酸鈉濃度就開始下降,再裝進運送的槽車,打入中游化工廠的儲存槽,因為降解與歧化的作用,漂白水不會是原來的濃度12%。接著,中游化學工廠加上一倍自來水的時候,稀釋出來的漂白水,也可能低於原來濃度的一半,也就是5-6%之間的濃度,甚至於更低,至於濃度實際上是多少,就視乎該趟運輸、溫度、儲存、加水水質質量與方式、及是否均勻的條件而定。重點是,買賣濃度在6%以下的漂白水,目前是不需要申請許可的,所以分裝後賣給使用者一般都規避申請。
市面上大廠牌本身多是中游的化工廠,至於區域性的小廠牌,可能是第三手的分裝廠,他們從中游廠商買來分裝,濃度就更難掌握。
有些醫院在採購時一定要廠商標示濃度,說實在話,廠商也只能標註製造濃度,出廠濃度誰也不敢保證是多少,最常標註的製造濃度是6%。無耐的,醫院都以這個濃度數字作為稀釋的基礎,跟據以上的說明,這樣稀釋出來的漂白水濃度,當然不是想像的目標濃度,有的低得可憐。
值得一提的事,目前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流行,也可能跟公共場所使用濃度不足的漂白水有關。
大家不防去賣場看看,市面上大廠牌漂白水幾乎都沒有標示濃度,不要說「出廠濃度」,連「製造濃度」也沒有標示的。





參考網站:
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用藥申請規定
https://www.epa.gov.tw/ct.asp?xItem=59864&ctNode=35539&mp=epa
Recent Posts
See All當水溫低於攝氏15度時,漂白水(次氯酸鈉溶液, NaClO)的反應效率會降低。這是因為次氯酸鈉(NaClO)在水中會部分解離成次氯酸(HOCl)和氫氧根(OH⁻),而次氯酸(HOCl)是主要的消毒成分。其解離平衡受到溫度影響: 低溫影響次氯酸生成...
近月有兩個醫院使用者,將CL-4高濃度漂白水濃度計寄回給我們檢查,原因是畫面會閃爍,寄回來之前,已跟對方說,是因為電池造成,因為閃爍的唯一原因,是電池低電壓或低電量,但用戶說,更換了新電池問題還是沒有解決。 後來,我們收到並檢查對方寄來的濃度計和新電池,電池的電壓只有...